近日,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布了《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达9582亿元人民币,近7年复合增速约17.5%,已跃升为除美国外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领域/规模/趋势解析
从领域划分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分为医疗设备、高值耗材、低值耗材与体外诊断四大细分领域。其中,医疗设备(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材料等)占据最大市场份额,2021年医疗设备占比中国医疗器械整体市场规模约60%,整体市场规模超5000亿元。
在产业规模稳定高增长的同时,医疗器械产业集中度也不断增强。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大规模生产企业营业收入占全行业的比重已经超过60%。其中,上市医疗器械企业超过163家,该数字对比三年前几乎翻倍。
从行业发展趋势上看,报告指出,多重因素将推动中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未来国产替代仍为行业主旋律。政策方面,全国以及各地推出多项政策对本土医疗器械企业进行创新研发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支持。技术升级上,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近年来不断增加研发投入,提升自身技术创新能力。近几年,中国前十大医疗器械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均维持20%以上的增长。
报告称,随着近年疫情的发展,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逐步被全球市场接受与认可。2021年,中国出口海外的医疗器械总出口额为847.3亿美元,同比下降36.44%,与疫情之前相比仍有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2020年海外国家产能不足导致采购需求达到顶峰,拉高了出口数据。“我们期待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加速放量。”罗兰贝格相关负责人说。
采购高峰将至 机遇时不我待
报告一出,国内多家券商观点鲜明,直指行业利好。业内人士认为,2023年相关政策有望持续加码,推动医疗器械采购高峰期到来。2022年9月份提出的财政贴息支持政策由于疫情原因落地有限,预计2023年或将重新开启推动。
从长期看,国内医疗需求增长态势不改,院内手术量有望迎来回弹,院外消费医疗也将持续回温;同时,后疫情时代,全球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也为国内医疗器械产品出海提供发展机遇,医疗器械行业国产替代、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
财信证券进一步指出,院内需求方面,我们看好与可择期进行的诊疗活动相关的、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医疗器械研发平台化厂家;院外需求方面,在全民健康意识增强、人均收入持续增多背景下,我们关注疫情后期消费产品的需求复苏;也看好受益于下游药物研发高景气、国产替代的体外诊断产业链上游厂家。
辅助生殖或成医疗器械主战场
面对超9000亿市场规模的医疗器械行业,任何人想分得一杯羹都是不容易的,无论是否身居其中,选对细分领域的黄金赛道,才能坐享红利。
辅助生殖行业上游主要由医疗器械(包括检验试剂)构成,干细胞技术也具备进入上游的潜能。辅助生殖服务处于中游,下游为医院和辅助生殖机构。由于我国辅助生殖行业发展期较短,医疗属性强,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产业链整体发展相对闭环。
与此同时,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18年中国辅助生殖市场的渗透率低至7%,同时不孕症患病率已经达到16%。由于政府推出二胎政策等因素,加上婚育年龄后移,35-45 岁女性生育率也在持续提升,中国辅助生殖市场2014-2018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6%,辅助生殖市场前景广阔。随着辅助生殖产业链下游医疗机构的IVF周期数逐年增加,产业链上游的辅助生殖药物、检验试剂、器械供应商,市场前景亦很广阔。
Follow WeChat
Copyright ©2015-2025 Realhope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